3D打印思想起源于19世紀末的美國,并在20世紀80年代得以發(fā)展和推廣。3D打印是
科技融合體模型中最新的高“維度”的體現(xiàn)之一,
中國物聯(lián)網校企聯(lián)盟把它稱作“上上個世紀的思想,上個世紀的技術,這個世紀的市場”。
在3D打印中,打印材料的質量對制品的外觀品質起到主導性作用。3D打印無疑將會成為未來10年汽車、醫(yī)療、建筑等行業(yè)廣泛推廣的技術應用,塑料作為重要的3D打印原材料,又將在未來10年中迎來哪些機遇與挑戰(zhàn)?
全球知名咨詢公司近期頒布了《未來10年,塑料在3D打印市場的應用預測》,評估了較新的塑料材料種類,包括聚碳酸酯、聚苯乙烯、TPU、PET、PBA、聚乙烯醇、聚甲醛和可替代生物塑料、透明材料、柔性材料,以及納米增強塑料等。該報告指出塑料將成為3D打印公司的競爭優(yōu)勢。
很多OEM公司正在尋找能在未來幾年帶來豐厚收入的塑料材料,甚至有3D打印公司開始收購材料研發(fā)公司。與此同時,主要的材料公司也開始將3D打印作為一個盈利的利基市場,搶占商機。
ABS和PLA—綠色應用勢在必行
30年以來,大部分公司主要采用ABS作為產品原型的制作,這就鞏固了ABS作為第一3D打印媒介材料的地位??捎糜?D打印的ABS材料種類繁多,是其他
注塑加工材料無可比擬的。
市場可提供不同類型的高質量ABS產品,它們的顏色、透明度、防火和耐化學腐蝕性甚至能與其他傳統(tǒng)加工的材料相媲美。但是由于缺乏規(guī)范化的單絲纖維,ABS單絲纖維的市場也比較分散,使得材料供應商無法追求更大的產能。在過去的幾年里,業(yè)內人士已開始將1.75毫米的單絲纖維直徑作為標準加工直徑。
ABS盡管能帶來眾多好處,它也將面臨種種挑戰(zhàn)。在過去10年中,由于ABS材料物理特性的局限,它為個人3D打印也帶來了一些限制。雖然ABS是3D打印市場最常見的材料,但它不會帶來像尼龍或樹脂那樣能帶來龐大的市場收入。
PLA正作為一種代替ABS的綠色產品,逐漸應用在3D打印中。隨著塑料對傳統(tǒng)制造工藝的綠色訴求不斷增加, PLA也逐漸成為生產應用中使用量最多的材料。PLA部分材質構成是來自從玉米淀粉、黃豆、木薯根、甘蔗、馬鈴薯、小麥和許多其他植物中提取的可再生乳糖。
部分PLA的混合物,比如像PLA 4043D已經改造成為更加環(huán)保的材質。現(xiàn)在許多材料供應商為3D打印提供PLA單絲纖維,有些甚至是獨家供應。
尼龍—新材料和新供應商,潛力無限
雖然3D打印材料市場的最常見的部分是ABS和PLA,實際上是尼龍才是應用規(guī)模最大的材料,預計到2019年,尼龍將占據3D打印材料市場30%的市場份額。
尼龍材料正在往功能原型和終端制造應用的方向進行改進。尼龍可用于高溫擠出工藝,但在激光燒結工藝中也能呈現(xiàn)熔融特性。在全球范圍內,尼龍6主要應用于傳統(tǒng)加工工藝,包括
注塑加工成型。尼龍12則常用于激光燒結增材制作工藝。
由于人們能夠更好地控制3D打印的尼龍部件的內部結構,實現(xiàn)纖維序列的變化,從而提高部件的同性性能,能夠在壓力條件下,向物體輸出變形編程。因此,尼龍在3D打印的材料市場中將繼續(xù)保持其優(yōu)勢。
盡管如此,增材制造的尼龍粉供應商數(shù)量仍然有限。目前只有極少數(shù)廠家為3D打印生產的尼龍粉末。主要的供應商是:贏創(chuàng)、阿科瑪、Arzuano、ExcelTec和羅地亞。也有一些中國企業(yè)生產激光燒結工藝的尼龍粉末。
光敏樹脂—始于原型制作,后勁十足
30年來,樹脂被選擇性地固化,以形成物體結構。自從這項技術在30年前首次亮相以來, 3D打印樹脂已為原型工程師帶來一個小型但利潤豐厚的用戶群。未來十年,樹脂仍有巨大商機,通過SLA設備的大規(guī)模安裝使用,更多的功能樹脂材料和終端應用將出現(xiàn)在牙科行業(yè)。
未來這十年,預計樹脂的市場需求與3D打印尼龍的需求一樣大。然而,樹脂最大型的應用將主要是原型設計。 SLA設備能產生高度精確的三維原型,可以執(zhí)行形狀擬合測試。這些原型有墊圈、齒輪和鉸鏈,將對汽車、醫(yī)療、重型機械、航空航天工業(yè)中的部件制造產生重要的影響。 SL設備也開始在建筑和電子等設計導向型行業(yè)產生較大影響。
預計未來5-7年樹脂材質的不斷完善,將讓工程師能生產出更強大的功能原型部件。這些功能原型部件會直接使用在高性能汽車行業(yè)及航天航空行業(yè)。光敏樹脂也將在口腔醫(yī)療行業(yè)有特殊應用。
3D打印行業(yè)的光敏樹脂供應鏈相當完善的。由于這些樹脂悠久的歷史,大量專業(yè)且高效率的化學供應商將更愿意為3D打印樹脂材料制造服務。
未來十年展望
三類塑料 ABS、PLA和尼龍將在未來10年繼續(xù)占據3D打印材料市場的最大份額。預計到2019年, 這些材料的市場需求量將達到1.3萬噸。
ABS和PLA繼續(xù)滿足3D打印的業(yè)務愛好者的需求,將為個人3D打印市場帶來強大商機。更多的耐用聚合物如TPU、聚碳酸酯和尼龍業(yè)將在未來十年贏得更多的市場份額。新材料在3D打印中的應用,能夠幫助專業(yè)人士實現(xiàn)產品不同性能,提供重量更輕、性能更好的零部件料,減少次級安裝程序,甚至讓客戶定制的醫(yī)療植入體和牙科解決方案成為可能,這將為相關的細分市場帶來更多價值。
但是目前,設備制造商控制著3D打印材料的供應鏈,這減少了大材料公司的競爭機會。不過,一些材料公司與小型設備廠合作,甚至自行研發(fā)3D打印設備。一些公司像CRP技術和DSM Somos正通過為汽車和牙科應用研發(fā)特殊材料以尋找商機。
3D打印帶來了世界性制造業(yè)革命,以前是部件設計完全依賴于生產工藝能否實現(xiàn),而3D打印機的出現(xiàn),將會顛覆這一生產思路,這使得企業(yè)在生產部件的時候不再考慮生產工藝問題,任何復雜形狀的設計均可以通過3D打印機來實現(xiàn)。
3D打印無需機械加工或模具,就能直接從計算機圖形數(shù)據中生成任何形狀的物體, 從而極大地所縮短了產品的生產周期,提高了生產率。盡管仍有待完善,但3D打印技術市場潛力巨大,勢必成為未來制造業(yè)的眾多突破技術之一。
3D打印使得人們可以在一些電子產品商店購買到這類打印機,工廠也在進行直接銷售。科學家們表示,
三維打印機的使用范圍還很有限,不過在未來的某一天人們一定可以通過3D打印機打印出更實用的物品。
3D打印技術對美國太空總署的太空探索任務來說至關重要,國際空間站現(xiàn)有的三成以上的備用部件都可由這臺3D打印機制造。這臺設備將使用聚合物和其他材料,利用擠壓增量制造技術逐層制造物品。3D打印實驗是美國太空總署未來重點研究項目之一,3D打印零部件和工具將增強太空任務的可靠性和安全性,同時由于不必從地球運輸,可降低太空任務成本。
更多精彩分享:
【注塑加工vip】很少人知道的微型注塑技術和加工工藝,直接點擊。
或者復制鏈接:
http://www.jhtline.com/html/2015/Trade_1019/36.html
南通錦程塑料制品廠官方網站:
http://www.jhtline.com/
來源網絡 整理者/
注塑加工vip